(资料图)
芸芸众生的企业和产品,当中能够脱颖而出的,是那些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,就如今年、今天这个最美的夏日一样。品牌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载体。
品牌建设要提倡工匠精神。品牌本来就是软实力,我们每一件好的产品,有竞争力的产品,都体现了工匠精神。我们有5000年文明史的底蕴,像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,我们不出名牌,不在这个软实力上为国增光,为全世界全人类做出贡献,我觉得很不应该的。
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、精益求精、追求完美、勇于创新的精神。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,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。瓷器、丝绸、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,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
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。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,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。但总体而言,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,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,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,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,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。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、拘泥一格的“匠气”,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、实现创新。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,敬畏职业、追求完美,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。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,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、勇于创新的精神,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,加快建设制造强国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。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,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、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。近年来,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,但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,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。提升品牌形象,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、生产、经营的每一个环节,做到精雕细琢、追求完美,实现产品从“重量”到“重质”的提升。通过弘扬工匠精神,让每个劳动者恪尽职业操守,崇尚精益求精,进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,不断提高产品质量,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,建设品牌强国。
弘扬工匠精神,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、构建相应体制机制。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发展,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。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取的方向。我国虽然有“尚巧工”的传统,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。当前,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、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。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,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,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。弘扬工匠精神,还要形成相应体制机制。健全技能人才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制度,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、经济待遇、社会待遇,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,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、发展上有空间、社会上有地位。
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,对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企业如何进行高质量转型升级?品牌工作就非常之重要。
经济复苏更增加了品牌建设的迫切性。三年疫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,目前经济处在一个复苏的阶段当中,关健还是要看消费。什么样的产品最能吸引消费?当然是品牌产品。打造品牌产品对于民营企业、实体经济尤其重要,应大力推动创品牌运动,用新发展观引领品牌建设。
来自国家有关部委领导、国际友人、权威专家、业界翘楚、商界领袖等200多人出席论坛,并分别就中国品牌发展与未来方向交流观点、发表见解,共同见证中国品牌崛起的力量。